2009年4月3日 星期五

到底為什麼那麼喜歡美食?

關於為什麼那麼喜歡美食的原因
其實也不是那麼清楚,只覺得有些事情好像是註定好的
當一個人對一件事情產生興趣進而繼續深刻的投入
大多是因為受到先天本質的影響與生活環境的薰陶再加上後天的不懈吧

我的先天本質與生活環境大約可從幾個方向來探溯
其一是我的媽媽非常會煮菜
而且把我養成了一張刁嘴
(咳...當然這也造就了不會煮菜的憾事)
媽媽的大姐角色使她從小就開始學會作菜
婚後的專業主婦生活脫離不了烹飪
便逐漸開始鑽研烹飪的相關學問
甚至考到乙級廚師執照!
她非常重視食材的原味、作法、調味、健康營養價值、菜餚名稱來源、文化等
如果在家用餐
她會說這餐其實才花了少少的錢但就有三菜一湯、紅蘿蔔要用油炒才能吃到維生素A、飯後吃顆梅子有助於消化、閩南人為了有力氣工作,所以傳統的早餐也是吃白飯配菜...
而如果在外用餐
她會嘗過一道菜後試圖分辨出這盤菜中含有哪些食材和調味料以及經過哪些手續而成
也由於她知道食物對人體的重要性
她堅持盡量餐餐在家中做菜
甚至告誡我們出外選擇餐廳,也一定要以衛生、好吃、營養做為優先考量,多花點錢也值得
媽媽可謂為我的美食知識檔案庫的第一個建檔者

那其二的先天本質
可說是「不是女生的小鳥胃」以及「貪吃痣」(又有人說是食祿痣)
「不是女生的小鳥胃」讓我有足夠的空間去嘗試各種料理
同時與其相輔相成的象徵具有口福的「貪吃痣」
據聞在剛出生時及小時候都沒有
是長大後才漸出現的
我想應該也可能是媽媽養出來的...
長久以來一直為了美觀而想去點掉
反正我相信愛吃的個性是不會因為點掉而消失的

至於後天的不懈
便是從高中開始至今不斷的從書籍、雜誌、網路繼續建檔美食知識以及保持勇於嘗試的精神
一切都不僅是圖個溫飽而已
我希望吃的健康、吃的高興、吃的滿足、吃到巧手藝、吃到真滋味,以及從吃當中了解特定族群的生活文化與情感,挖掘出飲食的簡單、實在的質樸內裡。同時吃美食代表給予自己犒賞,彷彿像小時候回到家時媽媽已準備好一桌菜;而與人共享美食的快樂,更是拉近我與朋友們心靈距離的最好方式

享受美食,早已成為我的生活態度!

2 則留言:

  1. 恭喜開版
    網誌中透露出圓寶追求簡約與講求質感的個性
    很期待你將食物給妳的感動與感受用文字表達出來~
    哈哈 造福人群吧!!

    回覆刪除